在南京路、成都道与河北路交汇的三角地带,矗立着一座“人”字形的纪念碑,车来人往,无不注目、默叹,这,就是天津市抗震纪念碑。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8级大地震,严重波及天津。同年11月15日,晚上9时53分,又复发强烈余震,此次,震中在天津市宁河县,震级达6.9级。那个刹那间地裂沙涌、房倒屋塌的惨厉画面,深深印刻在每一位亲历者脑海中,永远不会忘记。
著名作家冯骥才用“末日”来形容那一天。他曾在文中这样写道:“小铁床像大风大浪中的小船那般癫狂。屋顶老朽的木架发出嘎吱嘎吱可怕的巨响,顶上的砖瓦大雨一般落入屋中。我亲眼看见北边的山墙连同窗户像一面大帆飞落到深深的后胡同里。闪电般的地光照亮我房后那片老楼,它们全在狂抖,冒着烟土,声音震耳欲聋……”
当时在大港电厂工作的张居明也深有同感。“突然一道蓝光划过天际,紧接着,大地剧烈摇动了起来。”他说,睡梦中不知谁喊了一声:“地震了!快跑!”,他们赶紧跑出工棚,顾不上穿衣服,恐惧地跑到室外。“剧烈的晃动令我们根本站不住,全都蹲在地上,大震过后才心有余悸地站立起来。”
张居明回忆说,当时厂里很多工友是唐山人,家里伤亡惨重,“组里有个技术员,一下没了好几口亲人。后来,他也调走了,再也没有见过。”提起这些,总是难掩伤感。
据记载,那一年的大地震中,天津总共有24398人不幸遇难,21874人身负重伤,7052万平方米各类建筑遭到严重损坏,上百万人露宿街头,数十亿元财产毁为瓦砾。
翻开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的《天津通志·照片志》,看到一张张真实记录震后情况的照片,还是深深震撼着记者的心。
作为天津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芦台火车站水塔震损、芦台镇房屋大面积被震毁、芦台镇商业门市部全部倒塌,坐落在汉沽区的天津化工厂厂房倒塌、汉沽居民住宅大面积倒塌、汉沽蓟运河大桥震断、塘沽海河防潮闸石砌墙开裂……一幅幅画面,惨烈不堪。
但震灾并没有打垮坚强勇敢的海河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的支援下,天津人民巍然屹立,以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奋起投入到抗震救灾斗争中。在余震频仍之际,他们先人后己,抢救群众,舍生忘死,排除险情,努力恢复着瘫痪的各业,维护着社会秩序。
《天津通志·照片志》中另一组照片记录着:南开区一家5口被民兵从倒塌房屋中救出后的“幸福”合影、医护人员为伤员做手术的场景、河西区应急成立野战医院并在构件一厂搭起临建棚抢救受伤群众的画面,还有人民解放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外省市救援队紧急救护伤员的场景,积极组织粮源、为灾民供应熟食和蔬菜、电力工人抢修供电线路、职工们在室外坚持生产、在兄弟省市支援下重建家园的画面……
在众志成城共同努力下,百姓生产生活逐渐恢复。1978年,天津市召开大会,表彰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
1986年,唐山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前夕,天津市政府决定建造一座抗震纪念碑,随即在全市征集方案。最终,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方案中标,工程师陈宝长任设计师,设计纪念碑的结构。7月28日,这座全高为19.76米,由数百块整块花岗岩拼装而成的纪念碑建造完成。如今,已成为天津市地标性建筑。
看过它的人都会发现,纪念碑从各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一个“人”字形,这样的设计,寓意人定胜天,体现人民的力量能够重建家园,建设新天津。碑体由四片直角三角形的花岗岩拱立而成,也寓意感谢四面八方对天津的支援。
这,是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缅怀,也是万千海河儿女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见证勉励。诚如碑上铭文所言──幢幢楼厦,千姿百态,耸立于海河两岸;片片园林,争奇斗艳,织绵于新宇之间。经济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城乡面貌改观,一个文明、整洁、美丽之新天津正展现面前。英雄业绩,惊天动地,众志成城,汗青炳著。渤海远,燕山长,救灾抗震,难忘往昔之艰辛;利国福民,端赖今后之努力。(作者单位:天津日报)